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标志?
1.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标志层特征
在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中,上部泥岩段厚度一般在20~40米之间,被俗称为上页岩段或标志层“A”。这一层的电性显示出高电位、高伽玛和高电阻的特点,广泛分布于盆地的中南部地区。
2. 延安组地层划分
利用标志层“A”和辅助标志层,结合其沉积特征和岩性特征,以及厚度原则,对研究区的延长组长1到侏罗系延安组延9段地层进行了小层划分。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地层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延9段是最厚的。
3.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东仁沟地区延安组划分对比
利用岩芯和测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定边东仁沟地区延长组顶部和延安组底部进行了初步的地层划分对比。在划分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了延安组延9和延10的煤层或炭质泥岩以及侏罗系与三叠系之间的不整合。
4. 延安组标志层的地质意义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延安组的分层标志,并分析其沉积体系特征。还结合砂体和氧化带的发育特征,综合评价延安组铀成矿潜力,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延安组的铀矿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5. 延安组的地层特征
延安组厚度一般为250~300米,最厚可达450米。其上部主要由灰绿色或灰白色的细砂岩、粉砂岩和灰黑色或兰灰色的泥岩、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组成。其下部则由黑色的泥岩、页岩和煤层构成。
6. 延安组的火山活动影响
据研究结果显示,延安组2号煤的沉积期间,盆地周缘存在一次火山活动,火山灰降落覆盖在泥炭沼泽之上,影响了聚煤作用,导致煤中稀土元素分布异常。这一解释有助于理解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煤的成因。
7.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中的叠锥特征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延安组第Ⅱ成因地层单元中的叠锥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了野外露头实测、手标本观察、光薄片观察、X光衍射分析和电子扫描等方法。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该地区的沉积特征。
8. 高cl浓度作为油气保存的标志
高cl浓度常被认为是渗透水交替区和停滞环境的标志,也是有利于油气保存的地层特征之一。高cl浓度通常是地层水蒸发浓缩或水岩反应后盐类矿物溶解的结果。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的标志层特征和地层划分方法,并从地质角度探讨该区域的沉积特征、火山活动的影响以及潜在的铀矿资源。了解延安组中的叠锥特征和高cl浓度的地质意义,对于相关地质研究和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上一篇:壹毫铜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