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诈骗如何认定?
股权诈骗如何认定?
股权诈骗是一种利用虚假宣传、欺骗手段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规定了诈骗案件的认定标准。以下是股权诈骗的认定指南:
1. 诈骗金额的划分
根据《解释》,诈骗金额划分如下:
1.1 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诈骗案件;
1.2 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诈骗案件;
1.3 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诈骗案件。
2. “智天国际金融集团”和“智天股权”案例
以“智天国际金融集团”和“智天股权”名义大肆推销的诈骗案件已被定性。这些案件涉及所谓的“智天股权”和“智天币ZTH”,其实是一场骗局。
3. 债权处置和投资者退出
在股权诈骗中,债权处置和投资者退出是一个重要环节。常见的方式包括:
3.1 债务人主动还款或分期还款;
3.2 减免债务后双方和解;
3.3 诉讼(强制执行)清收;
3.4 以物抵债;
3.5 对债务人进行重组盘活;
3.6 债权转让等。
4. 股权诈骗的类型
股权诈骗可以通过虚假的产品服务或项目发起众筹进行,常见的类型包括:
4.1 虚假产品或服务众筹;
4.2 虚假慈善众筹;
4.3 未经批准公开发售股票和股权。
5. 股权投资骗局的特征
股权投资骗局具有以下特征:
5.1 投资主体不特定;
5.2 私募股权公开吸引投资;
5.3 承诺回报快;
5.4 承诺回报高;
5.5 虚构项目。
6. 股权投资涉嫌非法集资的判断依据
股权投资涉嫌非法集资的判断依据主要包括:
6.1 是否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6.2 是否构成集资诈骗罪。
7. 自持股权交易的注意事项
自持股权交易是股权诈骗中的一种情况。在进行股权交易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7.1 自持股权交易理论上不应有费用;
7.2 管理人和固定管理费的存在;
7.3 防止自己的股权遭受诈骗。
8. 单位犯罪的认定
金融诈骗中涉及单位犯罪,具体案例如下:
8.1 公司法定代表人以股权转让方式收购公司;
8.2 涉及股权转让的金融诈骗案件。
股权诈骗的认定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案情进行判断的。投资者在进行股权投资时需要警惕各种诈骗手段,并在交易过程中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 上一篇:嘉实稳华纯债债券a利率?